4月9日,央视主持人和经济观察报记者先后在微博爆料称:一些老酸奶和果冻生产商,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作为食品增稠剂,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甚至致癌。消息引起轰动,央视主持人微博转发和回复条数超过8万。
面对可能出现的消费者质疑,重庆奶制品业界人士称我市出现“工业明胶老酸奶”的可能性不大,行业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本地市场目前尚未发现这种问题产品。
市内部分超市 老酸奶销量锐减
永辉超市解放碑店奶制品货架上摆放着伊利、蒙牛和天友等品牌的老酸奶产品。4月10日上午,这里顾客络绎不绝,但在记者蹲守调查的10分钟内,没有人从货架上取走一盒老酸奶。
一位杨姓市民表示,在看到报纸上刊登的相关内容后,“不敢买了。”
永辉超市一位值班的张姓负责人透露,此前老酸奶销量并不逊于一般酸奶,有时还卖得更好。但在微博爆料后,销量至少下滑了30%。
重百、新世纪超市解放碑店奶制品销售人员也表示,购买老酸奶的顾客数量明显减少。
厂家说不会 专业人士说不排除可能性
本地奶制品企业“奶牛梦工场”行政总监石浏认为,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前两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阴影未完全消除,消费者如此敏感可以理解。但他同时表示,品牌企业在品牌培育上花那么多钱,不会为一些小利自毁前程。
市质监局和工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也表示,目前重庆市场尚未发现在老酸奶和果冻中添加工业明胶的现象。
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中心主任陈世奇则表示,国家明令禁止工业明胶在食品中使用,而检验增稠剂是工业明胶还是食用明胶,唯一的办法是送到专业机构检验重金属含量,超量者就有可能是使用了工业明胶。不过,如果不法厂商的工艺“高明”,过滤掉重金属成分,则很难检测出来。
据了解,厂家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的动力是降低成本。1吨工业明胶的价格为2000—3000元,是食用明胶的1/10。中国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称,目前国内生产食用明胶的厂家有100多家,但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只有20多家,不排除老酸奶中有工业明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