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资讯 >> 乡村产业

网友爆出蒙牛雪糕吃出螺丝钉

来源:重庆食品安全网  作者:小L  发表时间:2012/4/17 14:54:36  访问:1419人次
 


    近日,有一个网友吃蒙牛雪糕竟吃出一颗螺丝钉,直径长达1厘米!事后该网友一怒之下将雪糕和螺丝钉拍下照片,发微博爆料。果然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不到一天时间被300余人转发。

    据中国食品饮料网了解,这已经是蒙牛雪糕第二次吃出螺丝钉了,去年8月有网友在蒙牛雪糕里吃出螺母,也发在微博上。蒙牛表示愿意赔偿500块,但前提是把微博删除干净。不知这次蒙牛会如何处理呢?

 
    网友泄愤:蒙牛,蒙人你最牛

    愤怒是大多数网友的第一反应,各种谩骂指责铺天盖地指向蒙牛。@木子licc表示“太不可思议了”。@小嫱强道:“还真是随便。”@宅男心书讽刺:“随便的蒙牛!蒙到你就是牛!”@传染病医生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蒙牛做不到。蒙牛,蒙人,你最牛!”

    @墨l_an质问:“蒙牛,敢不敢不再伤害消费者?”@夏侯二刀则建议大家:“坚决不能吃蒙牛的任何产品,既然它有恶劣的案底,就别让它翻身。”@ zhuzhu的世界从根源上质疑道:“咱国家这么大的品牌,整出这么恶心的事,还这种不要脸的处理结果。咱们政府也不管管啊,欲哭无泪了。”@花_样年_平则用反讽表达了愤怒:“这些人怎么了,大惊小怪的,螺母又没毒,比起其他安全多了。中国人在食品上现在还怕啥?”

    网友恶搞:吃雪糕送螺丝,赚到了!

    消息也激起了网友的恶搞欲,似乎只有这些离奇的缘由,才能产生“雪糕里藏螺丝”这样离奇的事件。@中正不圆联系上了国际事件:“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朝鲜卫星的零件吗?”同样,@谷大白话也很具有外星视野:“看来终结者这次是分期分批穿越的。这个螺丝只是终结者身体的一部分”。这条评论引来众多“哈哈”的表情转发。

    @生活在惠州则惊讶地表示:“买螺丝竟然送一条蒙牛雪糕!”@摄氏零下也认为:“这根雪糕实在是太贵重了。”@ Finn则很是羡慕:“赚到了!吃雪糕还送你螺丝!”@狗不理查理则惊呼:“哇,买一根雪糕送这么大颗螺丝,蒙牛促销也太舍得下血本了吧!”

    得知去年还曾出现过蒙牛雪糕吃出螺母的新闻,网友瞬间“欢乐”了,@付小明D avid为蒙牛吁了一口气:“去年8月丢了螺母,蒙牛就一直在找螺丝去哪儿了,这下放心了。”@ songyu7115认真地建议:“吃到螺丝的应该去找那个吃到螺母的人,两人多有缘分啊,要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一份好姻缘啊。蒙牛集团应该给两个人发一份夏威夷浪漫双人游大奖。”@夕月95狙观点相似:“吃到螺丝和吃到螺母的这两位一定是上辈子失散的情人啊,祝他们幸福!”@ sodium w ing则唱起了同样来自草原的《吉祥三宝》:“螺丝螺母和蒙牛是快乐的一家!”

    网友质疑:哪来的螺丝?

    当然,并不是所有网友都相信这件离奇的事情。@飞行午夜分析道:“不觉得奇怪吗?这么大的螺丝怎么会冰冻在雪糕里边?”@我是幸运囍仔也这样问道:“螺丝怎么掉进去的?”@ W om i王答道:“会不会是塞进去的?”意指消费者有意炮制此事。@心灵pretty则直截了当提出“报复说”:“我认为这是工作人员故意弄的。员工和公司肯定有矛盾才会报复!”@经济学人说则提出“竞争说”:“失误还是不良商业竞争?”@方小烟同样觉得:“我怎么总觉得蒙牛是被陷害的呢?到了吃雪糕的季节,就说吃出了螺丝。”

 

    蒙牛“罪行”昭著

    从陷入“三聚氰胺事件”到多次爆出“质量门”的2012年,蒙牛站上舆论风口浪尖的理由大多不再是行业龙头的辉煌战绩,而是对其众多问题产品的不安与质疑。

    一、“三聚氰胺事件”蒙牛落水

    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开展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然而,蒙牛121批次受检产品中却有11批次检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导致蒙牛乳业当年出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高达数亿。

   二、蒙牛特仑苏牛奶违规添加OMP

    2009年2月11日,多家国内媒体报道称蒙牛特仑苏添加剂OMP不合法。学者方舟子撰文称,OMP里的IGF-1能增加癌症发病率。2月12日,蒙牛向媒体公开北大医学部研究报告,称OMP具有明显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但此报告已公开部分并未列明试验方法。13日,卫生部等六部委组织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研讨,认为该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指出未经卫生部批准添加OMP,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2月14日,蒙牛集团回应称,蒙牛把OMP原料作新资源食品原料对待,所以不存在申请。OMP与IGF-1不是同样的物质,不能致癌。

   三、广东抽检蒙牛“随便”雪糕大肠菌群超标

    2011年11月,广东省工商局公布第三季度雪糕饮料食品质量监测情况,包括蒙牛“随变榛子巧克力雪糕”在内的12个批次雪糕被查出不合格。其中,蒙牛不合格雪糕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两个重要微生物指标中超标。有卫生专家表示菌群总数、大肠菌群不合格,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严重超标易引发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

    四、蒙牛冠益乳酸奶惊现“虫子门” 厂家不予处理

    消费者陈某在超市买回一瓶蒙牛冠益乳酸奶,回家打开发现臭味扑鼻,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在一块,用吸管挑出来一看,居然全是死虫子。对此,消费者陈某表示很气愤并拨打电话投诉。然而,蒙牛客服却以时间太晚为由推脱,拒绝到现场。陈某只好留下电话,让其择机处理。

    五、251名小学生饮用蒙牛学生奶后集体食物中毒

    2011年4月22日,陕西榆林市发生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榆阳区鱼河镇中心小学700余学生喝完蒙牛学生奶20分钟后,陆续出现发烧、腹泻、呕吐等症状,16名学生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在家长要求下,200多名出现同类症状的学生被送往榆林市三家大医院接受诊疗。医院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六、蒙牛低脂高钙奶发酸发绿 厂方称“一筐桔子总有一两个坏的”

    2011年8月,谭先生一行在长沙某酒楼吃中餐,原装没开封的牛奶,倒出来却是发绿的水。拨打厂家电话后,蒙牛乳业投诉专员竟辩称:“天气炎热,纸质包装难免会出现变质情况,就象一筐桔子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会是坏的一样。我们产品都是经过高温灭菌,密封之后,才运往各个市场。产品并没有质量问题,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受高温撞击等因素导致包装出现‘漏气但不漏奶’情况。空气进入,微生物发酵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七、蒙牛雪糕里吃出螺丝帽 要求删微博才赔钱

    8月,一网友发微博报料称,自己拆开买回的蒙牛雪糕要吃时,发现雪糕背面竟嵌有一颗直径约1厘米的黑色螺丝帽!该微博不到一天时间被300余人频频转发,引发热议。网友随后拨打了蒙牛雪糕包装袋上的投诉热线向蒙牛集团总部投诉。蒙牛相关负责人回复网友表示已经核实此事,公司根据以往经验,经协商最终同意赔偿网友500元,但前提是需要把相关微博彻底删除。

    八、蒙牛乳业特仑苏有机奶致消费者严重腹泻遭投诉

    珠海市一消费者在小卖部购买了一箱蒙牛乳业生产的特仑苏有机奶,生产日期为2011.05.15。不想刚喝完一盒后就出现严重腹泻。该消费者向蒙牛公司反映问题后,该公司承认是他们的牛奶,却拒绝承认牛奶有问题,说他们的产品都有国家检测合格报告,是合格产品,让消费者自己把牛奶拿去检测。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