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资讯 >> 乡村产业

高价幼儿园被质疑给孩子吃劣质米 年收费两万多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小L  发表时间:2012/5/15 14:42:30  访问:1955人次

园方提供的证据不足

“太可恶了!小孩肚子痛,多半就是吃了这种米!”“这种劣质米,在农村一般都拿来喂猪,啷个可能给人吃嘛。”在幼儿园厨房里发现了不少疑点后,家长们一肚子气。

5月11日傍晚,园长邱贵云赶回幼儿园,对此事作了解释,她说大米都是在沙坪坝正规超市买的。米分两种,米桶中装的是大人吃的米,买来时每袋50斤,家长们发现的米是4月24日买的,那次买了100斤。孩子吃的米,是每袋20斤的“珍珠米”,就用超市的袋子装着搁在储物架上,没有专门的米桶,一般两三天就会新买一次。

然而,负责采购的罗师傅虽然提供了一些前几个月的购物小票,上面确实有“东北珍珠米”之类的记录,但从他提供的票据上,并不能支持两三天就会购买一次的说法。

邱园长和采购人员的解释,并不能让家长们信服,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

疑点分析

针对园方的解释,家长们总结了以下疑点:

疑点1

原料储物间只有一个米桶,不太可能把员工的米装在里边,而不装孩子们的米。

疑点2

有家长在幼儿园附近的一家小超市调查后发现,11号保安买的那袋米,正是从这家小超市“临时”购买的。这位细心的家长调查时还专门用手机录了音,录音中,超市的收银大姐称,幼儿园从不会到他们超市买米,5月11日那天还是第一次。

疑点3

11日上午,明明已经去超市买了枇杷,不可能不考虑一并把孩子吃的米采购了,不应该临时再去买。

疑点4

11日下午,幼儿园垃圾桶旁有一个黑色口袋,里面装着好几斤淘好的沾水的米。家长们判断,这些被倒掉的米,原本是准备煮给孩子吃的。

事件进展>

米样已经送检,几天后出结果

从11号上午发现疑似劣质大米之后,伊顿慧智幼儿园的家长们就自发进行维权。他们一边联名写好反映问题的书面材料,一边联络幼儿园所属的北京总部,一边将装有问题大米的米桶进行封存,一边发布微博寻求媒体帮助。11号晚上,在公安民警和相关质检部门,以及幼儿园、家长的几方见证下,米桶被贴上了封条。

昨天上午的罢课事件发生后,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渝中区分局执法大队的三名工作人员也来到幼儿园,按程序检查了餐饮服务许可证、现有库存大米的来源及购买票据。此外,重点工作仍是对米进行取样。11点38分,执法大队用两个袋子装了500g的米样,并登记记录了该批次米的合格证,也复印了这桶米的购票凭据。

执法大队队长夏彬并没有就此事表态,只表示一切都要等到几日以后检验结果出来。而情绪激动的家长们,看到米样送检后,心情复杂。

一位家长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他既希望米样检查出问题,好证明自己的判断;又不希望米样检查出问题,因为“这米很可能生了霉,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如果长期给小孩子吃,对身体的损害很大。”出于对孩子健康的担心,他不敢往下想。

而另一位选择罢课的家长也表示,他们对幼儿园的意见集中在邱园长身上,而对于其他老师,他们都很认可。因此,他们担心,如果事情闹大,教委发出整改通知,60多个小孩会没了去处,“不可能每天都请假照顾娃娃,放在家里更不放心啊”,家长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失去了这些优秀的老师。


北京总部答应更换园长

昨日晚些时候,家长们告知重庆晨报记者,伊顿慧智幼儿园北京总部的相关人员已于昨晚赶到重庆,与家长们就此事进行协商,最终对方答应更换园长。


 

上一页 12 下一页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