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桶装水市场势必会迎来一个销售高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 仅北京市桶装水的年需求量,已经超过1亿5千万桶,平均每天消费60万桶。因此, 桶装水的质量问题也格外引人关注。5年前就曾有报道称,北京桶装水市场“一半是假水”。时隔数年,北京桶装水市场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呢?
农夫、雀巢等五大品牌假水最多
近日,本刊接到业内人士肖先生(化名)爆料称 :桶装水市场价格混乱、真假掺杂,桶装水配送站资质不全,存储条件不达标,制售假水的水厂难以禁绝,且已成业内常态,北京桶装水市场依然堪忧。
肖先生称,2012年曾对北京地 区1000余家使用桶装水的企业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 ,50%以上被调查企业使用的桶装水为假水,且主要集中在五个品牌:农夫山泉、 雀巢、乐百氏、燕京和娃哈哈。
在北京市国贸、建国门等高档 商务楼较为集中的区域,假桶装水的“ 成 灾 ”—— 每层楼都有饮用假水。如位于北京国贸附近的和乔大厦内30%左右的商户订购的是假水,其中农夫山泉、雀巢、乐百氏、 燕京和娃哈哈这五大品牌占假水的80%以上。
卖假水利润高会“上瘾”
韩先生在北京朝阳区某小区内经营一家水站 。“三年前, 总有人上门推销‘2号水’。所谓‘2号水’就是假水,开始我也不敢卖。”韩先生回忆说。有一次,一家品牌水厂的外包物流送来的有假水,他卖出后被顾客发现。但韩先生投诉到厂家,厂家只是赔了几桶水,然后就没什么事儿了。
从那之后,他的胆子大了起来, 也开始卖假水,“实话说,卖假水上瘾,因为利润高。”
“不少水站都是真水、假水掺着卖,只是程度不同”。据韩先生介绍,一些水站很会抓顾客的心理,一般真假水轮流送。顾客刚换一个新牌子,水店一定很小心,一般会送真水。
送完水,工人会主动把塑料(10090,145.00,1.46%)袋和封口塑料膜一起带走,其实是怕顾客打电话查防伪。 “送水赚的是辛苦钱,主要是利润太薄,导致一些店主想歪招 儿 … … ”韩先生算了一笔账 ,如果全卖真水,一个水店月利润仅千元左右。房租4000元左右;一个小水站至少要两个人,一人接电话 一人送水,工资共6000元还得包吃住;再加上吃饭费用、水电费和电话费 , 大约2500元。“算下来一间小水店每月成本总共12500元,这都是最低标准了。”因为利润太低,他去年已经结束了水店生意。
但如果水站真假水掺着卖,利润就不同了。据了解,水站送一桶水的费用为:送水工送一桶水2元工资、房租1元、办公费用1元、客服1元、税钱2元、水站经理工资一桶 1 元 ,共9元。假水的进价在2元左右,真水的进价在8~15元,而假水市场价一般在13~16元,真水市 场价一般在18~25元。由此可见, 假水的利润空间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某些水站会铤而走险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桶装水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各大水企并非毫不知情。 据农夫山泉公司的一位销售人员 透露,企业之所以对假水如此“大度”,是受企业的产能过低限制。 由于企业不能为水站足量供应,又怕丢掉市场,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终端代理问题多监管码可直接伪造
假水一般为自来水过滤或“地沟水”过滤,过滤后的水灌进真品牌的水桶里。假水罐装的过程很少有消毒,水桶只是一涮,或者连涮都不涮。
水处理设备只有四五道,而正规的厂家最少也在24道以上的处理才能罐装。此外,假水的水源没 有经过专业的鉴定,而正规的水厂应该是全面检测,水源有没有重金属超标、有没有化学物质、有没有污染,之后才能确定做桶装水的水原,但这个成本太高,假水厂根本做不起。假水喝起来有股腥味 ,而且有的细菌超标800倍以上,对人体非常有害。
在北京石景山区某小区的一家送水站内,记者以购水为名要求其出示营业执照复印件、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厂家颁发的授权书时,这家水店的店主非常不耐烦:“你要买就买, 不买就去别家吧。我很忙,没见过这么买水的。” 说完就去跟别人聊天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水站, 这几家店主对于记者要其提供桶装水供货商企业资质证明,都支支吾吾,不愿意出示。当记者表示是公司订水时,一店主表示:“你要是不要那些证,我可以再给你便宜点。”
“现在市场上桶装水的检验标准主要是QS认证,但对通过认证许可的企业很少进行定期检查。桶装水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出在生产商方面,而是在终端销售。一般总代理的连锁店不太可能经营假水,一旦被发现会取消代理权,得不偿失,假水主要是在那些多如牛毛的小门脸儿(店)里。”肖先生告诉记者。
目前,北京所有合格的桶装水都会贴上印有“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标志 的“监管码 ”,可以由此查询桶装水信息,但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会去验证。记者随机抠了几桶假水的监管码,有的一抠即破,根本无法辨认监管码;有的查询后被告知“您所查询的监管 码不存在 ”;有的可以查询 ,但查询的结果表明生产日期在查询日期前很久,并且此前已经有人对此监管码进行了查询。
对此 ,肖先生解释说:“只要有利润就有人做。对于这种监管码,有的造假水的生产厂家收集了很多真水的防伪标签,然后用套号的方法复制出无数个贴到假水上;有的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旧的监管码进行反复利用。”
消费者意识淡薄称“反正喝不死”
针对桶装水市场的现状,最好的办法无非是加强监管,但消费者也要提高重视程度。
4月18日,记者在和乔大厦C座17层某公司采访时,恰逢一名工人送来3桶雀巢桶装水。记者随即打开一桶水的塑封,拨打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95001111”电话进行查询,在输入监管码后,语音提示这个监管码在2011年5月曾被查询过,使用这个监管码的桶装水是2011年3月生产的。然而部分消费者在明知饮用假桶装水的情况下, 对这类情况并不以为然,该公司有员工表示,“喝了这么多年都没事,反正喝不死,真的假的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有这种意识的消费者还不在少数。记者在采访时就曾遇到一位正在订水的消费者李先生,当记者问及是否查询过桶装水盖上的电子监管码时,李先生的回答是: “这还用检查啊,合格证、防伪标不都有吗?”李先生说,他喝了几年的桶装水了,第一次订水时打过一次防伪电话,但后来再没核实过真假。“这东西什么都是齐全的,而且自己订的也是较好的品牌水,价格也不便宜,不可能是假的。”
目前 ,“水”在中国的市场上还是一个低关注度的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够。然而正是消费者淡薄的打假维权意识,导致了严重的假水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