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米,这一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大米,连日来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检结果,在对18个批次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检后,监管部门发现有8个批次的大米镉含量超标,比例高达44.4%.
该消息一出,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毒大米"搞得人们惴惴不安。市场上的含镉大米究竟有多少?除了镉,大米中还有无其他重金属?镉米到底有多毒……这些疑问,始终盘旋在人们心头。
如何挑选放心大米
镉米究竟有多毒?
镉,是一种重金属,银白色,有光泽,化学符号Cd,在元素周期表中名列第48位。由于镉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亦被称作"48号魔鬼".
原本,镉与人类没有亲密接触,但由于人在焙烧矿石及湿法取矿时,镉被释放到废水废渣中,并通过水源进入土壤和农田。自此,镉与人类形成了"剪不清,理还乱"的复杂关系,稻米成为了介质。有研究表明,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其籽粒中镉含量仅次于生菜。
此次"镉米超标"事件,之所以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担忧,主要缘于大家迫切想知道:吃了镉米到底会怎样?
医学研究表明,镉主要在肝、肾部积累,并不会自然消失,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慢性积累后,人会出现镉中毒症状。镉的拿手绝招是先损坏人体的肾功能,让骨骼生长代谢发生障碍,进而使骨骼出现各种病变,像骨痛病、软骨病、骨质疏松。
镉米的危害,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被发现。日本由于开矿致使镉严重污染农田,农民长期食用污染土壤上的稻米导致镉中毒,患者骨头有针扎般剧痛,口中常喊"痛啊痛啊",镉中毒因此被称为"痛痛病",情况最严重的患者身上曾同时出现100多处骨折。日本"镉米中毒"事件,曾被国际卫生组织列为上世纪8大公害事件之一。
而在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思的村,曾流行一种叫做"软脚病"的怪病,医生对此也束手无策。除了人之外,该村还有"鸡下软蛋,初生小牛软骨"的奇异症状。经过调查,媒体和专家都认为,镉污染的水稻,是所谓"软脚病"的根源。
据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介绍,镉进入人体,会抑制锌和硒的吸收,后两种正是促进钙质吸收的微量元素。体内镉超标易患高血压、肺气肿、骨质疏松等病症。此外,镉代替了钙、锌等元素,容易引起体内功能紊乱,影响身体代谢。
"摄入多少量的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要根据不同个体的体质确定。"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博士表示,综合国外尤其是日本科学家的研究综合而定,人一生中(前50年计),摄取的镉最好不宜超过2克,否则肾小管会开始受损,使得钙磷和小分子蛋白质不能重吸收利用,导致骨痛病。
据了解,我国食品中镉限量卫生标准规定,大米镉含量≤0.2毫克/公斤、面粉镉含量≤0.1毫克/公斤、肉鱼镉含量≤0.1毫克/公斤、蛋类镉含量≤0.05毫克/公斤等,由于卫生标准的制定需要安全系数方面的考虑,以及人体内在的代谢能力,所以短期摄入镉超标食品,并不意味着伤害会立即显现。
有专家认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72年发布的专家委员会建议,人每日由食物摄取镉的耐受量为1mg/kg,即为我国大米镉标准的5倍。因此,即使吃这样的镉超标大米,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是可以耐受的,不必过于恐慌。但亦有专家指出,比起以面包、土豆为主食的国家,中国人对稻米的需求量非常大,65%的中国人以它为绝对主食。即便国内的标准严于国际,但若长期摄入这些大米,量的积累会让潜在的健康风险爆发。
如何远离镉危害?
和普通大米相比,镉超标大米同样颜色纯白,颗粒饱满,看不出两样,只有经过仪器检测,才能分辨出来。那么,应该如何远离镉米对人的伤害呢?
对此,潘根兴教授指出,镉中毒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市场上的大米可能来自全国各地,一般百姓会在不同超市买不同牌子的大米,吃了"百家米"后,都市人目前大米的食用已经达不到中毒的量了。
专家表示,预防镉危害首先要不吃镉超标大米。在无法自己区分的情况下,注意大米产地,不买来自镉污染地区的大米,多吃没有镉污染记录地区出产的大米,不要连续多年一直食用同一地区、同一品牌的大米,最好多个品牌大米换着吃。
其次,即便无法确定自己的米是否镉米,也不要紧,改变以大米为主食的单一结构的饮食模式,不要总是吃大米,最好米面混搭,多样化饮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只要不是连续的进食大米,能够进入人体的镉也是微量的,短期的使用不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况且,很多的市场上的大米还是安全的。
此外,适量进食一些含锌和硒丰富的食物,像海鲜产品、豆类、蔬菜等,以此对抗镉米造成的损害。含锌量高的食物有牡蛎肉、牛肉、牛奶、鸡肉、鸡肝、蛋黄、贝类、花生、谷类、马铃薯、蔬菜、红糖等,含硒元素高的食物有洋葱、大蒜、西兰花等。专家还建议,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增加蛋白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多补充水,可以促进排泄,有利于毒素尽早排出。而绿茶也有解毒的作用,促进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