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食事评论

食品业为何劣币驱逐良币?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  发表时间:2013/7/4 15:51:17  访问:964人次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这么多质量问题和原料问题?是早些年的原料供应和成品加工过程没有人为的故意,还是现在的食品检测食品提高了才能不断发现新问题?本质上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作怪。从严管制上游原料商、大幅度提高违法的刑事和经济处罚力度才是核心。

中国食品行业问题层出不穷,从乳制品、饮料、米面粮油、烘焙食品、干鲜食品概莫例外,甚至相对安全一些的白酒从去年开始也经历了不少质疑。  中国食品行业问题层出不穷,从乳制品、饮料、米面粮油、烘焙食品、干鲜食品概莫例外,甚至相对安全一些的白酒从去年开始也经历了不少质疑。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多少专家都提了很多建议,法律法规也不能说不健全。但至今我们的食品行业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从乳制品、饮料、米面粮油、烘焙食品、干鲜食品概莫例外,甚至相对安全一些的白酒从去年开始也经历了不少质疑。

  所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这么多质量问题和原料问题?是早些年的原料供应和成品加工过程没有人为的故意,还是现在的食品检测食品提高了才能不断发现新问题?

  想想都有可能,但今天检测设备水平的提高绝不是发现新问题的根源。20多年前的80年代中期,我的一个亲戚高中毕业后,曾短暂在一个蛋糕厂工作,至今还是绝对不吃任何蛋糕。不是吃的太多伤着了,而是说没法吃。

  这个例子虽是个案,但至少说明,那时的原料供应和加工过程也并不让人放心。我只能找出一个理由:当时的信息科技不发达,很多信息无法广为传播,只是在圈子内知道而已。就像现在有不少所谓的业内人士揭秘加工过程一样,因为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每个公民都能成为信息发布源,全民记者罢了。

  回到本质上,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类问题,实质上仍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在作怪。

  第一,生产商在经营初期,本意上并不想向消费者提供不合格的食品,但基于原料、人力、卫生、检测等运营等成本持续高涨,加上食品保质期和保鲜的限制,又发现别的企业如此做并没有大的问题,于是有了原始的冲动。

  第二,有冲动就产生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是必然的经济规律。于是各种有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或让食品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各种原料供应商就纷纷登场。

  第三,随着行业利润趋于平均,正规厂家越来越发现无法与违规厂商在成本上抗衡,终于抵挡不住,纷纷投降。劣币就这样成功的驱逐了良币。

  第四,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为什么现在有人做一些规模很小的所谓无任何添加的原生态食品很受欢迎?本质上又是作坊式手工生产和工业化规模流水的区别!小作坊自行采购原料,采购和加工过程在老板的个人控制下,出品放心。而工业化要求成品的连续稳定性、保质期或保鲜度,就必然有添加剂的存在。产品品种多、原料种类多、添加剂多,采购和加工过程的多环节远不是老板一个人能全程控制。

  因此,食品工业安全监管的源头就清楚了,是供应商而不是生产商!

  当然我的本意并非不监管生产商,只是要对食品原料供应商的监管更严格,控制好了源头,下游的出品必然放心程度高(由于对现有的原料监管制度不甚清楚,也许有的建议已经在实施,权当多说)。

  第一,对原料供应商的收购、初加工、添加剂生产实施严格的过程监管,完善各个流程的技术规范和指标体系,从严控制原料初加工过程,保证原料的出品质量。

  第二,建立原料厂商的货物流向电子监管体系,并实现联网查询。哪个厂家的成品有问题,直接就可以追查到上游供应商。

  第三,无论原料商还是生产商,从严控制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发放。考虑到食品工业的规模大小问题,可以对许可证分级,从规模以上企业到手工作坊,建立不同的准入标准。

  第四,我们现行监管法规的刑事处罚和经济处罚力度太小,不足以震慑。建议修订现有食品监管法规,借鉴欧美国家的法规体系,加大对责任人的刑罚等级和对违法企业的经济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以此震慑所有食品原料商和生产商。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