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久久不散,时常折磨得我们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此时,端起水杯或拿瓶饮料一饮而尽,真是痛快无比。可虽然嘴里过瘾,这种做法却并非人人适合。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一次喝水太多,很容易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意外。
当人感到口渴时,其实机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血容量开始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功能已经受到影响。此时,如果一下子猛喝大量水,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负担突然加重,身体来不及适应,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衰、脑卒中等不良后果。此外,很多人喜欢喝冰镇饮料解渴,殊不知,高浓度的凉饮料不仅会直接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痉挛等不适,还会将“冷刺激”信号传递给大脑,让其“误以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下令”停止排热工作。如此一来,使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心脏就更危险了。饮料中的各种成分在体内代谢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使人越喝越渴。
因此,心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科学补水。首先,不渴时就要喝。以白开水或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饮用水为宜,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注意低盐饮食,尽量减轻心脏负担。其次,喝水“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猛喝。如果进行户外活动,应该在活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15分钟,补水450~600毫升;每运动15分钟左右,再喝150~240毫升水;运动后也应及时适量补充。最后,睡前不宜喝水过多。睡觉时由于身体平卧,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此时如果大量喝水,无疑给心脏雪上加霜,使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甚至诱发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