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从10月起,家长们给孩子购买奶粉又会多一条新渠道。据介绍,北京的金象、全新、同仁堂等药店是首批奶粉进药店的试点。9月15日试点门店开始系统测试,10月初,也就是国庆节后,市民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奶粉。
据悉,进入药店的奶粉品牌目前限制在10个,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各5个,包括多美滋、惠氏、雅培、伊利、蒙牛、三元等品牌。按照计划,北京和江苏是首批试点城市。在今年年底前,北京将有200家药店门店实行奶粉销售。明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再选择100个消费能力强的城市扩大试点,全国范围内达到1万家药店。到2015年,再投放1万家,扩大到400个城市。
药店本意是售治病救人的各类中西药,如今,奶粉也进入药店专柜,从已有的宣传报道来看,药店售奶粉是一条较为安全的渠道。因为奶粉企业给药店专供奶粉,由国际品牌管理中心统一采购、配送,据称是 "从生产企业到进入药店是全封闭供应链".
言下之意,其他在商场、超市、母婴店、网店、食品店等不是全封闭供应链,中间多有其他环节,因而难以保证奶粉安全?事实上,近些年来,屡屡曝光的奶粉包括婴儿奶粉的安全问题早就不绝于耳。今年以来包括进口奶粉屡屡曝出的奶粉事件也一再敲响着所有家长的警钟,找到一条安全的销售供应渠道的确为所有有小孩的家庭所渴望。
只是有些疑问也难免油然而生。难道大型商场、超市或母婴店等不能实现或做到奶粉尤其是婴儿奶粉供应链的全封闭吗?可作参照的是,早在数年前,相关农副产品就已经实现在了在大型超市的定点与专供。何时、何地、何人、何企业种植的字样都能一目了然。
此外,如果仅是要找一条全封闭供应链的方式,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千千万,为什么一定选择药店,就是因为老百姓对于药店的信任度吗?
何况,中国时下各地的大中药店都逐步被纳入医保定点买药场所,奶粉在药店卖,如何杜绝"假购药实购奶"的现象发生?这种担忧并非完全没道理。前些年利用药店虚开名目、大肆购买营养保健品的事件屡有报道。有关医疗监管部门是否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防控措施?
更重要的是,从近十年来曝光的奶粉安全事件中,人们看到的恰恰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销售流通环节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多数是在奶粉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因此,奶粉并不会因为未来在药店销售就变得完全安全。
以笔者看来,与其花大力气重新铺就一条奶粉的销售渠道,不如在原有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已有销售渠道改进方式、加强服务、实现奶粉的全封闭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