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中国13亿人是一项艰巨任务。对于中国来说,今后确保国民有足够的粮食将更加困难。
糟糕的是,食品数量不是中国的唯一问题——质量也成为一个大问题。过去5年来,中国消费者不得不面对从有毒牛奶到过期肉等各种问题。
保证食品的数量和质量是中国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但也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最大盈利商机。中国对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支撑全球农产品的价格,惠及从美国中西部农场主到泰国家禽生产商的每个人,无论他们是否将产品卖给中国。
在中国,以稻米为主的饮食向肉类饮食的转变业已发生。随着人均收入的逐步提高,需求将超过中国自身的肉类生产能力,预计中国将成为肉类进口大国。到2050年,中国每年将进口1500亿美元的鸡肉、猪肉和牛肉。
尽管中国的食品问题让政府头痛,对中国和外国企业来说却是“恩惠”,比如双汇国际、KKR投资公司、泰森食品和约翰·迪尔公司都从中获益。黑暗中总有光明,帮助中国解决食品问题的企业和投资者显然看到了这种光明。
香港《南华早报》9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发誓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实行“最严厉的处罚” 新华社周六报道称,中国誓言对食品安全违法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以及进一步改革食品和药品安全管理。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周五视察北京的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时做出上述表态。在中国,食品安全是众人牵挂的问题。中国出现过从地沟油到假鸡蛋等种种食品安全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