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资讯 >> 市场关注

上海福喜肉类加工厂一直关停 市场份额被瓜分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5/7/14 13:59:57  访问:692人次

2014年12月13日,苏州市一家肯德基餐厅张贴特别公示,“现在中国肯德基旗下所有餐厅均未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供应的任何食品原料,敬请了解”。
    过去的一年,福喜一直处于漩涡中心。
    2014年7月20日,作为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供应商的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媒体曝出使用过期劣质肉。
    如今,一年过去了,福喜过得怎么样呢?
    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得知,过期肉事件后,福喜被大客户们抛弃,其在国内的3家肉制品加工厂相继停产,果蔬类工厂也随之受到牵连,业务萎缩,福喜内部中高层员工纷纷离职出走。
    内忧外患之中,其母公司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仍未放弃,计划进军商超零售等B2C市场,谋划东山再起。
    但摆在福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对上海公司的调查处理结果苦苦等待一年,6高管被移交检方后,案件仍在处理中,至今悬而未决。而就在这期间,福喜原有的市场份额已被昔日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瓜分殆尽,试图进军商超零售、生鲜电商也有一批先行者虎视眈眈。
    福喜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在福喜事件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必须明确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市场才能有所遵循。如果不明不白,乱了规矩,后果就是行业退步,这是回顾福喜事件的行业认知。 ——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
    动荡
    福喜中高层纷纷离职
    一年来,福喜公司一直在等待处理结果,而石毅(化名)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此前,他供职于广州福喜公司多年,负责整个华南区的销售经营工作,被集团寄予打入香港麦当劳供应链的厚望。但在2014年底,石毅与公司销售、研发团队的大部分员工一起, 集体辞职创业。
    “(广州福喜)已经被第三方公司接管,并且砍掉了大多数业务。”石毅告诉新京报记者,在上海福喜事件之后,负责蔬菜类供应的广州福喜也受到很大牵连,“跟公司平时合作的一些第三方餐厅、酒店等也都停止了供应。”
     2014年9月,欧喜中国与康派克中国签署管理服务协议,由后者运营福喜在广州的工厂,管理团队获得广州福喜工厂100%的控制和管理权。
     资料显示,广州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由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独资,经营范围包括水果批发、蔬菜批发、农产品初加工服务、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等。而康派克中国是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GSF公司(金州食品)的子公司。金州食品公司是快餐行业供应商,核心业务包括液体产品、乳制品、农产品和肉产品的加工,以及为快餐行业提供全产品线的配送服务。
    另一位广州福喜公司研发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广州福喜的重心业务是向麦当劳供应汉堡中使用的生菜,同时也是南方地区大部分连锁餐厅、酒店的蔬菜供应商,还为其他果蔬工厂提供OEM来料加工服务。当时得益于福喜的品牌效应,供应给第三方餐饮客户的价格,普遍要高出市场10%~20%.
    但福喜事件后,广州福喜全面收紧业务。“蔬菜业务现在的重点工作是一心给(麦当劳)做好供应,其他第三方餐饮企业的合作全部停止了。”该人士称。
   “蔬菜业务量较以往下滑很多。”石毅也说,公司“只能优先保证麦当劳供应,以前的中小客户和团队就只能放弃了,内部人员纷纷辞职,管理层流失也很严重。”
    另一位福喜集团某高层人士也承认,在上海福喜事件之后,公司业务不断萎缩,昔日的竞争对手开始大规模挖角,“中高层管理人才开始大量流失。”
    停产
    3家肉制品厂已停产一年
    更糟糕的事情,出在肉类加工工厂上。
    2014年9月,针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面临严重经济亏损和客户流失,欧喜中国执行员工遣散计划,共遣散员工总数340名,仅留任小部分员工协助政府调查。
    而新京报记者最新了解到的情况是,福喜旗下的河北福喜、河南福喜、上海福喜这3家肉制品深加工厂均全线停产。
    “生产线全停产,在等待上海公司的调查结果。”7月8日,一位河北福喜公司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工厂从去年7月底至今一直处于待产状态,也没有开展任何生产、销售业务。“据说年底前要恢复生产,但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大家来上班也就是闲坐着。”
    福喜集团官网显示,位于河北廊坊大厂县的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福喜首家在中国成立的公司,占地3.7万平方米,拥有5条世界先进技术生产流水线及三大加工车间,生产鸡肉、牛肉、鱼肉、蔬菜等,拥有出口南非、巴基斯坦、日本等地的资质,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左右,有员工700余名。
    去年7月在上海福喜事件后,河北省食药监局曾派出专门工作组进驻位于大厂县的福喜公司,全面检查质量控制体系、原材料采购及产品流向等情况,重点核查是否存在使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问题。据《河北日报》报道,“经过初步检查,目前并未发现该公司存在与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类似的问题。”
    但河北福喜员工对新京报记者说,之后的8月就接到福喜总部通知,要求关停全部生产线等待进一步处理结果,“涉及肉类成品生产的公司几乎全部停产”。
    “3个肉制品深加工工厂处于完全停止运营状态,给公司造成了60亿元损失。”欧喜中国区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吕勇称。
     诉讼

 6高管被移交检方 案件一年没动静
    如今,福喜中国这个字眼正在逐渐淡化,变成了管理层口中频繁使用的“欧喜中国”。其公司高管解释称,这并非外界所说的“改名”,福喜中国这个品牌依然还在,但是自从上次事件后,福喜便由母公司欧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直进行管理,公司的工商资料也未做出变更。
    资料显示,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美国福喜集团在亚太区总部,负责在中国的投资经营决策、资金运作等,旗下拥有上海福喜、河南福喜、河北福喜、昆明福喜、广州福喜等11家子公司,几乎涵盖了禽类养殖、肉制品加工、蔬菜制品等全部农产品业务。
    但福喜在这一年的变化,并不只体现在名称上。
    欧喜中国区副总裁吕勇说,去年涉事被捕的6名高管仍在刑拘中。一年来,福喜一直在等待上海食药监局的调查处理结果,“我们比谁都着急。”中国区业务大范围受影响,甚至牵连到非肉类加工的蔬菜、农业、养殖业务。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下半年开始,欧喜中国高层管理团队连续多次带队到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主动说明情况,试图早日恢复生产。“对福喜而言,必须争取早日重启生产,借此来盘活资产。”
    据公开报道,2014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公布上海福喜公司责任人、质量经理等5名涉案人员被依法刑事拘留。同年8月,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高管胡骏等6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逮捕。
    7月9日,新京报记者联系上海食药监局、上海市公安局等部门,其宣传科负责人称该案已调查完毕,并移交检方进行刑事追责。
    但上海检察院方面则表示,此案还正在处理之中,具体的公诉罪名、公诉时间等并未确定,目前暂无更多信息可对外披露。
    新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福喜员工的辩护律师。该律师说,前期只是针对福喜6名员工发起刑事诉讼,并没有接到要对福喜公司进行民事追责或要求赔偿的通知。
    查询工商资料显示,上海福喜公司登记状态为开业在营,并没有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信息等内容。
    现状
    份额被二级供应商“接盘”挤占
    在国内食品供应体系中,“福喜事件”已成为颠覆性事件,给整个食品供应链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市场格局也因此发生了新一轮的洗牌。
    “福喜事件可以说是业界的分水岭,台湾大成、福建圣农等企业开始抢占份额。甚至福喜以前的二级供应商开始乘虚而入,成为麦当劳、百胜的直采供应商,是这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一位资深肉制品供应链人士向新京报记者分析。
    此前,在麦当劳的供应体系中,一直有着“南铭基、北福喜”的说法,这两家一级供应商几乎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即一级供应商深圳铭基、福喜中国等代理商公司,向六和集团、福建圣农等国内二级供应商采购鸡肉,由此到达麦当劳的餐桌。
    福喜事件后,这一格局被迅速打破。包括麦当劳、百胜、棒约翰、德克士、赛百味等主要客户均停止了与福喜的合作。福喜原有业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迅速被昔日的合作伙伴、二级代理商瓜分。
    据了解,原先麦当劳鸡肉供应主要是三家:福喜、铭基、欧圣(福喜与圣农的合资公司)。之后,铭基、嘉吉、荷美尔、海神叉和圣农成为麦当劳中国新的肉类供应商。在新入围的五家肉类供应商中,福建圣农发展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国企业,这是中国最大的自养自宰白羽鸡肉专门生产企业,也是铭基、福喜、德克士、双汇等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福建圣农2014年财报披露,在福喜事件后其成为麦当劳中国地区的新供应商,迅速扭亏为盈,鸡肉销量较上年增长29.79%,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净利润达到7617万元,同比增幅达到134.67%。“其他大客户也不断加大对鸡肉产品的采购,公司在国内白羽肉鸡行业仍未走出困境的2014年,急需领跑行业。”
    但洗牌之后也带来新问题,这些继任者们在食品安全上能否做得比福喜更好?
    事实上,就在福喜事件后不久,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乐鸡块”产品被广州市食药监局检测出沙门氏菌超标,同批次产品全面下架、召回。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与福建圣农发展有限公司,系同一控股股东福建省圣农实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
   “对接替福喜份额的农产品企业而言,在市场需求扩大升级后,还面临供应能力的挑战。”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指出,这些企业必须通过保障质量安全、形成明显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如果再次发生如同福喜公司的管理漏洞,同样会在竞争中落败。
    出路
    欲转型进超市直接销售
    昔日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纷纷接盘,福喜中国不得不考虑另谋出路。
     欧喜中国区副总裁吕勇表示,目前已经启动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正在考虑向B2C零售市场转型,与沃尔玛、家乐福等连锁超市洽谈开展零售业务,同时要建立经销商、零售商的经营模式。同时,将来还会考虑在电商渠道发展生鲜业务,比如开设旗舰店等。
     不过,消费者是否还能接受福喜,还是一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针对福喜事件中的标志性产品“过期肉”,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在过去一年中也在发生变化。从海关总署打击冻品走私中查获的过期陈年肉,到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联合发文重点打击过期肉,要求对所有冷库进行重点排查,也体现出了这一年里对肉类制品监督力度的加强。
    ■ 福喜事件的启示
    乱了规矩会导致行业退步
    长期关注福喜事件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福喜事件的事后追责中,政府主管部门应对上海福喜公司进行行政处罚,对企业主要责任人进行刑事追责。而具体的民事索赔应由消费者来主张发起:“消费者应该主张自己的民事权利,对食品生产企业发起诉讼,或者是由消协发起公益诉讼。”
    事实上,也有律师试图发起消费者集体维权。2014年7月底,北京长安(上海)律师事务所发出公开征集福喜事件消费者维权函,征集自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在上海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消费并保留发票、刷卡纪录的消费者。
     但一位当事律师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一直没有消费者主动联系,维权行动未能成功启动。
    “主要是维权成本与收益倒挂。”刘俊海告诉新京报记者,费者的最终消费金额并不高,面临主张民事权利时的诉讼、时间成本,其主动维权的积极性并不高。“福喜事件促生了《食品安全法》的升级,也使法律监管进一步加强。”福喜事件作为食品生产行业的典型案例,推动了政府部门“重典治乱”的决心。
    而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肉类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先进产能利用率下降、亏损严重,落后产能淘汰迟缓,病害肉、注水肉、假劣肉、走私肉挤占优质、安全肉品的市场空间,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种不是洗牌。在福喜事件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必须明确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市场才能有所遵循。“如果不明不白,乱了规矩,后果就是行业退步。这是回顾福喜事件的行业认知。”(记者 李栋 实习生杨洁 谢家经纬)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