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现货剩下两罐,各位妈妈要的速度啊!”“英版牛栏一段要一箱哦,宝宝家里就剩下一瓶了,要赶紧囤起来。”网络技术的发达造就了“微商”行业,而代购进口奶粉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食用的安全性、购买途径的保障性、难维权等问题也让年轻的父母纠结不已。
“外国月亮”未必真“圆”
维权艰难无奈“沉默”“重拳出击”规范市场
据《海淘十年报告》数据显示,2005~2015年,我国海淘用户购买频次最多的是奶粉和母婴用品,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交额最高。“‘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一老观念也逐渐蔓延在年轻父母的心里。”我市专营进出口食品的余先生毫不避讳地说道,关于海淘奶粉盛行的原因,他归结为三点:一是受到国内奶粉安全问题的影响;二是海淘进口奶粉在价格和品质上的优势;三是网购迎合了“80后”“90后”的消费心态和消费模式。
“热火朝天”的海淘“洋奶粉”安全性是否真有保障?由于海淘奶粉渠道多样,生产源也不尽相同,消费者往往很难甄别。记者从网上了解到,今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就从淘宝上抽查出三批次样品抽检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
来自新西兰、德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婴幼儿奶粉产品代购经常出现在淘宝、微信等个人代购店铺,价格相比国内甚至海外的实体店价格都要低廉许多,卖家往往宣称为促销时抢购的产品,或是自己有“特殊途径”海量进货。
“此类代购卖家的片面之言不可轻信,因为如果是真正从欧洲等海外实体店采购的产品,加上国际运费,价格只会高不会低,并且现在各国都在限购母婴产品,可这些卖家代购的奶粉不仅价格低廉,数量还巨大,里面的猫腻可想而知。”余先生说。
另一位业内人士更向记者爆出猛料,目前许多代购奶粉都是国内不良商家以低廉的价格回收过期洋奶粉或是空罐,篡改保质期或是重新罐装,再冒充正规产品卖给消费者,普通消费者往往难辨真假。
维权艰难无奈“沉默”
“因为身边没有熟人在做代购,所以我们只能在网上搜罗,宝宝出生之前老公就做好功课,‘百里挑一’锁定代购商家,可没想到还是‘中招’了。”“新晋妈妈”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通过大型海外网站亲自采购的奶粉,也多次出现过临近保质期限,或是经过国际物流颠簸、温差突变后出现奶粉变质的现象,产品质量申诉却因为跨国采购无法实施,只好自认倒霉。因为海淘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而且还投诉无门,退换货更是不可能。
记者了解到,海淘奶粉出现问题维权难,主要是因为海淘是跨国采购行为,由于各个国家法律存在差异,往往也就带来了法律适用的问题。即使是通过大型的正规平台上进行海淘交易、维权,也非常耗费时间、精力。其次,海淘奶粉还可能涉及走私,这也让很多妈妈面对问题只能选择“沉默”。国内消费品专家也已多次“发帖”提醒,“海淘”背后往往是看不见的消费深渊,里面充斥着过期产品、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对产品安全性有高要求、关系着宝宝健康成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更是需要谨慎对待,不可盲目跟风。
“重拳出击”规范市场
日益突显的“洋奶粉”安全问题引起重视,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更“重拳出击”严格规范国内市场。记者了解到,新《食品安全法》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也于本月发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办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对在国内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一直以来,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包装上,商家往往会写上“进口奶源”、“增强抵抗力”等字样来吸引消费者。今后,这一推销方式或将被禁止。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签标识等问题,《办法》明确:婴幼儿配方乳粉使用转基因原辅料的,应当按照规定标示;标注使用进口乳粉、基粉等原料的,应当标注原料真实产地。不得标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等模糊性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婴幼儿配方乳粉命名和标签还不得含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明示或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以及保健作用;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检验机构等社会组织推荐或监制等;非转基因字样;零添加字样。
另外,对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料表中食用植物油的标注,要求应当将食用植物油品种名称在括号内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