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提高质量和产量才是中国原奶未来的发展路径。”谈及中国奶业未来的出路,北京市奶业协会秘书长廖晨星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9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进口乳制品冲击国内市场的问题时表示,由于原料价格、养殖成本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使用国内原奶加工的各种乳制品的成本高于进口同类产品。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的乳制品价格平均降低12%。
“进口奶粉的价格成本确实较低,因此乳企比较喜欢用国外的奶,造成国内原奶失去竞争力,这也是奶农亏损的主要原因。”谈及国内原奶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北京市奶业协会秘书长廖晨星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一是因为国内劳动力成本较高;二是牧畜草从国外进口,间接抬高了饲料的成本价格。“当前国内用于养牛的牧畜草产量和质量都跟不上。”廖晨星说。
据廖晨星介绍,现在国家提倡“粮改饲”政策,意思是粮食改种饲料草,就是为了降低饲料成本。此外,提高奶牛的科技管理水平,加大员工培训,提高养牛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奶牛的单产量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降成本、提高质量、提高产量是中国奶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廖晨星表示。
从长期趋势看,国内奶价要真正实现反弹不容乐观。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持谨慎乐观态度,“国内奶价比国际奶价高出太多,即使国际奶价连续反弹,国内奶价在短期内也很难有竞争优势。”
对此廖晨星也做出分析,他认为,“今年7月份以后奶农卖奶难的问题有所好转,主要是因为一是这段时间进口量有所减少;二是 7、8月份奶牛的产奶能力有10%到15%的降低,因此原奶产量也有下滑,原奶价格有所反弹。”
除了价格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也一直是影响国人乳制品消费低迷的重要因素。商务部也曾在9月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国内乳制品市场现状时表示,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信心还不足。数据显示,三聚氰胺事件前,进口奶粉在中国一线城市市场份额仅为20%,随后的几年里,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路上涨,一度达到75%。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国产乳制品的品质已经发生根本性飞跃,中国奶业处在品质最好的历史时期,但消费者信心不足仍是民族奶业崛起的最大瓶颈。
“此前的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对国人的影响依然存在。”廖晨星认为,奶协社会各界应去向消费者传达一个信息,就是国内与国外的奶在质量上并无差别,并积极地去引导消费,提高国产奶的消费能力,从而振兴中国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