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六家专业机构今日(29日)联合发布《“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科学共识》,帮助公众更全面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消除消费者心中的疑虑,明确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呼吁和支持监管部门继续重拳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呼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共识》指出,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都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标准:按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了全方位的科学、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和评估;按照国家规定的品种和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共识》还就常见的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进行了介绍。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由来已久
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博士介绍,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十分久远,制作豆腐时使用的卤水(凝固剂)、蒸馒头时加入的碱(酸度调节剂),以及烤面包时使用的小苏打(膨松剂),都是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也研发了许多新的食品添加剂,以满足食品加工和运输存储过程中防腐、保鲜、改善食品性状和风味等需求。
比如,甜味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喜欢甜食是人类的天性,但是某些特定人群由于身体体原因不宜摄入过多的糖分,甜味剂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甜味剂甜度高,但多数不参与人体代谢,所以,不会增加热量摄入,对血糖的影响也很小。同时,甜味剂在口腔里不容易产生酸,所以也不会引起牙齿龋变。许多低热量或无热量食品和饮料中都会使用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纽甜等。以甜味剂代替糖,可以在保证食物和饮料口感的同时,有效降低含糖量。
再如防腐剂,食物很容易因微生物滋生而腐败、变质,威胁人们的健康,这曾是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源。在防腐剂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糖渍、盐腌、晒干等方式保存食物。防腐剂的出现,解决了某些食品的保存和远距离运输难题,既极大地避免了食物的浪费,又使人们可以享用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主要目的是赋予和改善食品色泽。食用色素的使用历史悠久,被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常见的色素有红曲红、姜黄、以及β-胡萝卜素、焦糖色、柠檬黄、日落黄等。
食品添加剂如何做到安全?
据介绍,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都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标准,按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了全方位的科学、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和评估。同时,有关部门还规定,只有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使用食品添加剂时,才可使用。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是以动物实验的安全剂量除以安全系数(通常为100倍),推算出人在终身每天摄入的情况下的安全剂量。另外,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合成食品添加剂,都是已经在两个以上发达国家批准使用的。因此,只要按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非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剂
当前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产生疑虑的主要原因在于某些不法商家使用“非法添加物”。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工业明胶等,都是非食用物质,不是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禁止向食品中添加这些非食用物质。据了解,《“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科学共识》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食品与营养科学传播联盟,共六家专业机构基于相关科学依据联合制定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