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资讯 >> 乡村动态

食品工业已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主营收入近10%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7/7/7 15:52:09  访问:696人次

近日,由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主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的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暨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年会在北京举办。

来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改委、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的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等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中国食品产业发展与展望》报告、国家“十三五”期间食品产业支持政策解读以及食品工业“三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食品行业“走出去”、食品行业的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新时代下的食品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等主题演讲。会议成立了食品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并向新当选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相关委员主要是来自我国各大食品企业的技术专家。

全产业总体向好 各行业亮点纷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贾志忍在致辞中分析阐述了食品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他指出,食品产业是“永续的朝阳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食品安全是食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尽管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但仍有很多安全隐患没有根除,食品企业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提供给消费者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安全的。”贾志忍说。

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副主任石维忱在会上就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形势作了分析报告。2016年,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高于9%,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近11%;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主营收入近10%,高于计算机和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食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2016年,全国食品产业产销率都达95%以上,实现利润增幅在6%以上,进出口食品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以上,全产业总体向好,各行业亮点纷呈。酿酒行业顺利走过市场畸形需求变化对产品结构冲击的“阵痛期”,回归到适应正常消费期。发酵和罐头行业摆脱了增长的徘徊期,产量和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速度,部分产品出口增加。饮料和焙烤行业结构调整加快,碳酸饮料比重下降明显,包装饮用水增长对全饮料行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发布,全国食品行业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制定行业标准保障三品行动规范进行。酿酒、发酵和罐头等行业正式发布了社团标准。酿酒行业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使传统白酒工艺技术得以科学化、数据化,促进了白酒品质的提高。在实施三品行动中,有的老品牌焕发了青春,在碳酸饮料总体下滑的情况下,老牌“北冰洋”重新面市。而制糖行业推出药用辅料食糖,综合利用开发朗姆酒,提高了甘蔗利用率,这都标志着我国三品行动初见效果,新型制造开始起步。

同时,随着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也逐步上升。目前,全国1500多家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诚信管理体系,700多家食品工业企业获得诚信管理体系证书,乳品企业建立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将食品安全工作延伸至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合作伙伴、所有关键环节。食企要加强生产过程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发展,通过智能信息系统建立产品追溯程序和智能工厂,对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通过数据库实现产品的快速追溯。2016年,全国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9%,消费者已放心消费国产乳制品。罐头企业近年来在提高产品品质方面也在不断下工夫,企业一方面严把原料质量,在原料采收和分选环节全程质量监控,从源头上提高品质,另一方面在加工工艺上严格要求,开展自动化、智能化工厂技术升级。

但是,食品工业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食品安全隐患没有彻底消除,食用农产品源头污染突出,食品冷链建设滞后。二是三品行动措施不多,进展不快,难以很好地适应消费升级趋势。三是新型制造理念还没有变成企业内生动力。绿色发展压力很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智能制造需要的技术和资金没有找到出路。

推进两化融合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对于我国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石维忱提出,传统的生产手段难以对产品品质做出量化表述,这就要采用智能制造的手段。现在已有企业开始实施智能制造对产品进行生化、营养等指标进行量化表述,并取得很好效果。食品企业要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步伐,使提品质行动扎实有效进行。

食品安全要“抓两头、促中间”,即抓原料质量、抓质量标准体系、抓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抽检,确保食品安全水平稳步上台阶。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不同产品规范化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定位准确,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相互协调,社团标准与企业标准拾遗补缺,各类食品标准配套且与国际食品标准体系接轨的目标,建立统一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抓市场销售食品的检查力度,对于抽检到的不合格食品,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让生产销售伪劣食品企业终身禁止从事涉及食品的相关业务。

食品工业各行业都要抓住其基础重点技术,集中各种资源发力突破。发酵领域要支持新型氨基酸类、酵母抽提物类、功能糖及功能糖醇类、复合氨基酸类等开发及应用。酿酒行业要研究、突破并应用原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保证酒类产品的感官质量稳定,开发超高浓度酿造技术,提高原料利用率。肉制品加工要推进智能化分级、在线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水产加工要突破海洋水产品的船载保鲜、传统海洋食品加工技术、新型海洋食品加工技术、海洋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乳制品重点组织突破乳品检测技术、膜分离技术、冷杀菌技术、干酪加工技术及乳清综合利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食品加工贮运要重点集成食品绿色制造与加工贮运关键技术,在粮油、果蔬、食糖、水产、乳、肉、蛋等食品加工领域进行示范,推动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食品加工与贮运技术的标准化、信息化。

要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工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企业集聚化发展、产业生态链接、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供水、污水等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建立涵盖采购、生产、营销、回收、物流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推进食品工业的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践行绿色生产之路。食品工业每个行业都要贯彻实施绿色生产,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绿色发展。

全面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推进两化融合是我国食品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必由之路。要推进智能制造模式在食品各行业中的全面应用,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开展食品制造智能工厂建设试点。加快发展基于工业云、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驱动的新资源食品、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型业态。支持重点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消费信息的采集并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产品在包装、口味、功能等方面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