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资讯 >> 乡村动态

集思广益献良策—芗村(重庆)农业科技研究院专家调研七朵玫瑰园

来源:重庆食品安全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5/3/6 9:58:14  访问:86人次

    


  为推动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文旅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近日,受重庆七朵玫瑰种植有限公司邀请,芗村(重庆)农业科技研究院携两江老科协相关专家一行来到位于南川大观镇的重庆七朵玫瑰种植有限公司围绕“玫瑰产业升级与农旅融合发展”主题,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为园区把脉问诊,探索以科技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的新路径。

  据悉,七朵玫瑰园是一家集苗圃培育、植物萃取研究、专业人才培训实践、玫瑰产品研发及深加工、玫瑰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农业开发公司。公司玫瑰种植基地一期建设占地300余亩,建设有玫瑰种植示范基地和深加工基地,引进种植大马士革玫瑰、欧月玫瑰、树桩玫瑰和重庆“糖玫”等品种,与高校建立萃取实验室,建有恒温玫瑰花烘烤车间和玫瑰酱、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鲜花饼等食品制作车间,搭建网络直销平台,实现自种自采自销,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

  在七朵玫瑰园基地负责人龙总及市农委科技特派员肖颖的陪同下,专家组一行深入玫瑰种植基地、产品加工车间,详细了解七朵玫瑰园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专家组对七朵玫瑰园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专家组与七朵玫瑰园负责人就玫瑰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根据实地考察调研结果及目前经营情况,专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几点针对性建议。

  一、产业模式层面:单一化与季节性制约

  1. “单季经济”依赖严重玫瑰自然花期集中(通常4-6月),导致全年80%以上营收集中于3个月内,非花期资源闲置率高,与现代农业“全季运营”趋势脱节。  

  2. 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当前开发停留于初级观光和鲜花销售,缺乏深加工(如玫瑰精油、护肤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如主题IP、艺术衍生品),导致客单价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技术应用层面:智慧化与精细化不足

  1. 种植技术滞后缺乏抗逆性品种(如耐寒、耐旱品种)和设施农业技术(如温室调控花期),导致植物景观单一且抗风险能力弱。  

  2. 数字化管理缺位未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等智慧农业系统,依赖传统经验种植,可能造成水肥浪费




  三、生态可持续性层面:开发与保护失衡

  1. 生态承载力超限高峰期游客超载导致土壤板结、植物踩踏损毁,加剧水土流失风险。  

  2. 化学化肥依赖症隐患为维持景观效果可能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威胁土壤微生物群落平衡,长期将导致土地退化。

  四、运营管理层面:服务与体验断层

  1. “重景观、轻体验”倾向静态观光占比过高,缺乏参与性活动(如玫瑰文化工坊),难以满足游客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

  2. 服务标准化缺失从票务系统到导览服务尚未形成标准化流程,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易引发服务响应延迟、投诉处理低效等问题。

  五、政策协同层面:资源整合不足

  1. 区域联动薄弱未与南川区其他旅游资源(如金佛山、生态茶园)形成主题化线路设计,客源共享机制缺失,难以发挥集群效应。

  2. 社区参与度低

  周边农户仅作为劳动力参与,未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融入产业链(如家庭工坊制作玫瑰酱),错失“文旅反哺农业”机遇。

  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专家也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延长产业链:开发非花期特色项目(如灯光秀、冬季温室花展),玫瑰衍生品(精油、文创)

  二、建设“玫瑰博物馆”:以玫瑰实物、中外图文和玫瑰相关诗词为主要标的,逐步建立健全该博物馆,旨在科普玫瑰知识,吸引游客和潜在消费者。

  三、科技支撑:数字化助力“智慧园区”建设  

  1. 数据监测系统:布设土壤湿度、光照传感器,实现玫瑰精细化种植;  

  2. VR云游平台:通过线上全景导览吸引潜在游客,缓解淡季客流压力;  

  3. 低碳循环模式:推广有机肥料替代化学农药,建设雨水回收灌溉设施。


  

  四、农旅融合:打造“玫瑰+”特色IP   

  1.文化赋能:挖掘本地非遗、民俗资源,策划玫瑰文化节、手作工坊等活动;  

  2.联动发展:联合周边茶园、果园打造“花香果韵”主题旅游线路;  

  3.社区参与:培训农户参与玫瑰衍生品制作,推动“园区带农户”共富模式。

  五、引入“大健康”理念

  在现有玫瑰产品基础上,开辟玫瑰园种植品种,适当试种如:松茸、羊肚菌、竹笋等菌菇类健康食品,还可小范围试种天麻、石斛等中草药植物等,必要时在休闲山庄开辟“大健康膳食”业务,既可增加观赏性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芗村(重庆)农业科技研究院朱勇院长说到,七朵玫瑰园的困境本质是传统观光农业向现代产业生态升级的阵痛。需以“科技赋能产业链、生态重构价值链、文化激活体验链”为核心,方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从“网红打卡地”到“可持续发展样板”的跨越。并从短中长期给出了建议:

  一、短期(1年内):

  1.引进荷兰、保加利亚抗逆玫瑰品种,试点温室补光技术延长花期;  

  2.开发“玫瑰+”研学课程,联合高校设立实践基地;  

  3.上线游客预约分流系统,动态管控承载量。  

  二、中期(2-3年) 

  1.建设精油萃取车间,申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2.搭建园区生态监测数据库,纳入重庆市“智慧乡村”平台;  

  3.推出“南川花旅通票”,串联周边3-5个景区。  

  三、长期(5年+):

  1.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塑造文化IP;  

  2.构建“种植-加工-旅游-康养”全产业链,向产业社区转型。

  七朵玫瑰园负责人龙总表示专家组的指导为七朵玫瑰园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将认真研究吸纳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推进“新业态、新技术、新体验”改造,推动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考察调研活动,为七朵玫瑰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也为重庆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明了方向。相信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七朵玫瑰园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重庆两江新区老科技工作协会会长袁康、重庆两江新区老科技工作协会副会长谭刚强重庆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原所长胡仕林、市农委科技特派员肖颖重庆两江新区老科技工作协会副秘书长方明芗村(重庆)农业科技研究院专家顾问陈冠洲、芗村(重庆)农业科技研究院技术部长陈云、重庆市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雷志德等参加了本次考察调研活动

作者:申沁

编辑:张文

供图:芗村(重庆)农业科技研究院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