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消费 >> 产业发展
中国即将开始强制标注“食品营养标签”
来源:食品产业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3/10/15 11:31:15 访问:1496人次
中国即将开始强制标注“食品营养标签”。实际上,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早已实施这一制度,所以有媒体把这个法规称为“迟到十年的营养标签”。标签的核心是标注哪些信息 要求把“膳食指南中强调并且有推荐量”或者“对公众健康有重大影响”的营养成分进行强制标注。前者比如蛋白质、脂肪等,后者比如盐和胆固醇。经过后来的修订,美国目前强制标注的有15项:总热量、来自脂肪的热量、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钠、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糖、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铁。除此以外,生产者还可以自愿标注一些其他项目,比如单与多不饱和脂肪、可溶与不可溶膳食纤维、其他维生素与矿物质等。标签的核心意义在哪里 这是一个很全面的标注要求。根据这个标签,可以相当准确地了解一种食物在营养组成上的优势与不足。这对于公众选择食物、制定合理食谱,确实如法案的名字所说的那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这样的标签所用的“每日参考量”是针对全体人群平均的。4岁以上的美国人群平均每天的热量摄入是2350大卡,但是不同的人所需要的热量并不相同。有许多人呼吁FDA降低热量“标准值”,向容易受到高热量危害的那部分人倾斜。比如有人建议用针对老年女性的1900大卡作为热量参考值。膳食指南推荐来自脂肪的热量占总热量的30%。如果依据这个基准,那么每天的脂肪摄入量是60克。而如果采用全体人群平均的2350大卡,则是75克。 考虑到这些争议,FDA最后采用了2000大卡作为基准。各种营养成分的“推荐量”中,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盐中有些是“健康上限”,实际摄入越少越好。有一些成分推荐摄入量跟总热量有关,比如脂肪和膳食纤维;而有一些跟总热量无关,比如胆固醇和盐。为了“教育”消费者,NLEA法案还鼓励在标签后面加上“营养图谱”。这个表格分2000大卡和2500大卡,分别列出“应该低于”的脂肪、饱和脂肪、盐和胆固醇的量,以及“推荐达到”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量。 食品生产者从来都是“投公众所好”,当消费者关注食品标签的时候,生产者也就会根据它来开发产品。反式脂肪的标注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反式脂肪对健康没有价值,多了还有害。但基于食品市场的现实,FDA并没有禁用它,而是强制要求标注含量。因为消费者会追求反式脂肪含量“低”甚至“没有”的食品,食品公司就有了压力和动力去避免反式脂肪的使用。从2006年这一标注实施以来,市场上迅速出现了许多技术革新,比如低反式脂肪脂肪的氢化油工艺、高油酸的豆油等。 相比于之前“不要求标注”,中国将要实施的制度当然是一大进步。不过目前的“1+4”标签只强制要求总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提供的信息还是单薄了一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