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消费 >> 产业发展

脆弱的食品安全信心谁来呵护?

来源:大同晚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5/8/10 15:24:38  访问:792人次
   近日,一段“台湾良心导游向大陆游客揭露康师傅惊天内幕”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包括部分大v在内的网友纷纷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转发。“康师傅在大陆使用的馊水油是台湾的56倍”的消息一出,让相关企业陷入舆论漩涡。随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紧急对外发布声明,称该视频属“恶意中伤”,已向警方报案。
    康师傅位于辽宁、湖北等地的生产基地监管部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并未发现康师傅使用馊水油问题。然而,一段未显示任何证据的揭露视频缘何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背后透露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馊水油”漩涡
    这段名为“台湾良心导游向大陆游客揭露康师傅惊天内幕”的视频拍摄地是在一辆大巴车上。视频中,一位操着台湾腔、自称是导游的女子,向车上的游客说:“康师傅在大陆使用的馊水油数量是台湾的56倍。这个新闻大陆有报道吗?没有,但台湾知道。”同时,还呼吁抵制康师傅。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甚至微博大v纷纷转发,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尽管康师傅方面随后迅速做出回应,称针对“恶意中伤”的行为已向警方报案,但该视频内容仍在网上继续扩散。
    众说纷纭中,真相究竟如何?记者联系了康师傅多个生产基地所在地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朱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共抽查了康师傅品牌11个批次的方便面产品,没有发现问题,同时对企业生产原材料、生产过程的日常巡查检查中也未发现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问题。

   “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所谓的‘馊水油’,那么通常会在产品的重金属含量、氧化值等指标上有所反映,从抽检情况看没有发现。”他说。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表示,今年上半年进行抽检,涉及康师傅方便面的共有4个批次的产品,结果均为合格。

          食品安全谣言多
    事实上,此次也并非康师傅第一次陷入“馊水油”风波之中。早在2014年10月,由于台湾检方查获顶新集团旗下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案件,波及下游上百家食品企业,同为顶新集团旗下企业的康师傅公司食品用油情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针对公众疑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消息称,2013年以来大陆没有从台湾进口过食用猪油脂。然而时隔不到一年,同样的“馊水油”质疑却卷土重来并迅速发酵.
    仔细观看这段冠以“惊天内幕”的视频可以发现,“台湾女导游”并未拿出真凭实据,也没什么有力的信息佐证。但就是这样一段视频,却掀起了能量巨大的冲击波。在刨根问底追问真相的同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也值得深思。
    在食安信心脆弱如纸的当下,微博、微信正在成为一些谣言传播的“放大器”,食品安全领域一些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为谣言的信息屡屡被转发,更有甚者一些网民为博取眼球甚至“编谣传谣”。
    “一段并未提供真凭实据的视频,却能在网上引起一呼百应的舆论关注,充分说明公众食品安全信心依然十分脆弱。”天津市社科院舆情所所长王来华说。
    信心如何维护?
    专家认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织密监管网络,填塞监管空隙,做实监管举措,从严从重打击一些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同时,针对社会舆论的关切,也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
    王来华表示,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关系往往是脱节的,这种不对称的关系就会产生信息真空,也是谣言产生的温床。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力度,用更全面的信息展示食物生产过程,对社会焦点及时回应,这样才能有效消除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恢复群众信心。
    而作为社会公众,一方面要勇于揭露和举报食品生产者的违法违规问题,另一方面,要保留一份独立判断能力,守住信息发布或转发的底线,不要把道听途说、缺乏证据的信息当成新闻来传播。
   “对网友来说是动动手转发或者骂两句的事儿,对企业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天津市一位食品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尤其是在食品安全这根弦高度紧绷的今天,微信、微博上一个不值得推敲的谣言都会影响行业的发展。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