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资讯 >> 乡村动态

驴皮供不应求阿胶价涨五成 整个行业都面临无“皮”下锅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5/10/27 14:19:27  访问:712人次

    本报讯,天气一日凉似一日,又快到冬令进补时节。家住虹口的张阿姨去了一趟四川北路的北区雷允上后,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每年我都要熬阿胶补补,但营业员告诉我,阿胶价格已经从去年10月的每500克1300元,涨到目前的1990元,同比猛涨五成,而且不排除还要提价的可能。”
    近十年终端零售价暴涨10倍
    阿胶与人参、鹿茸齐名,补血养颜功效早有定论,近年来更是受到追捧。以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为例,从2006年5月起,阿胶产品已累计涨价15次,终端零售价暴涨10倍不止。记者在天猫上搜索“东阿阿胶”,发现它的经典产品“红标阿胶500克”,零售价也超过1900元。
    今年阿胶价格为何猛涨?业内专家分析,原因是熬制阿胶所使用的原料“驴皮”严重短缺。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广泛普及,加之中国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导,导致毛驴存栏量持续锐减。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毛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的600万头,并且还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下降。目前,全国阿胶生产企业共约100家,如果这些企业全部满产,每年需要高达400万张驴皮,但全国每年毛驴出栏量才200万头。
    驴皮等不及晒干就被抢购
    阿胶价格逐年走高,导致驴皮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时每张驴皮尚不足100元,自2012年起直往上蹿,2013年涨至160元左右,2014年继续上涨,直至驴皮已经等不及晒干就被抢购。以驴皮主要产地聊城为例,一张驴皮已经能轻松卖到2000多元。
    整个阿胶行业都面临无“皮”下锅的尴尬局面。为推进毛驴养殖业,当地政府近年出台大量扶持政策。但母驴一年才生一胎,不可能快速繁殖,加之存栏基数过低,短期难见成效。
    据北区雷允上的丁女士告诉记者,目前,上海的阿胶市场以东阿、福牌和北京同仁堂三个品牌为主,占市场销售八成左右。东阿阿胶本轮调价,直接影响到其他阿胶品牌的价格波动。由于阿胶价格大幅上涨,龟甲胶、鳖甲胶等滋补品的价格也有所浮动。值得欣慰的是,除阿胶提价,今年冬令滋补品市场,虫草、枫斗、西洋参和白参等滋补品总体价格平稳,多数并未涨价。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重庆食品安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苹果真是熟了吗